流感一周, 被拖成了肺炎
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燕通讯员彭晓荣胡张敏
“我喘不过气了,差点憋死!”2024年12月底,67岁的衢州人李叔(化名)开始有点咳嗽,但是并不怎么剧烈,偶尔有点白痰。
没两天,他又开始低烧。家里人劝他去医院看看,但李叔一米八的大高个,非常壮实,对于小小的“感冒”,他感觉问题不大,药店里买了点常见的感冒药吃下,头也不疼了,肌肉也不酸了,只是体温依然忽高忽低、发烧断断续续,测出来最高温度38.6℃,咳嗽还是不见好,痰也增多了,就这么拖了一周时间。
2025年1月5日早上,李叔起床后感觉胸口闷闷的,呼吸很不畅通。“我喘不过气,还是去医院看看吧!”他这才叫上老伴陪着上医院。
在当地医院,李叔先检查了血常规,白细胞指数已经达到了正常值的6倍多,中性粒细胞细胞指数超过正常值十多倍,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,胸部CT平扫考虑两肺多发感染。
李叔傻眼了,这才一周时间,怎么就肺炎了?女儿劝他赶紧到大医院去,一路陪着从衢州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。
ICphoto供图(图文无关)
在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盛吉芳主任医师门诊,李叔呼吸急促,专家拿听诊器仔细听后发现——双肺存在湿啰音,结合两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的肺部CT报告,不禁皱起眉头。“肺都白了这么多,属于比较典型的重症肺炎,需要住院治疗”。
鉴于李叔病情较重,盛吉芳主任医师当即建议他先吸氧缓解呼吸困难,而后经过医护人员的抗病毒、抗炎以及对症治疗,肺炎才被阻击。
住院不到一周,李叔的肺炎明显好转,气管腔内的痰液也减少了。
“治疗效果不错,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”,查房的时候,盛吉芳主任医师笑着说。
“看病这事真不能拖,没想到会拖到这么严重!谢谢医生,我这次是真的长教训了!”李叔回想起来,还觉得不可思议。
其实,别看李叔看上去身强体壮,住院期间,医生就检查出潜伏在他身体里的“杀手”。
李叔入院时白细胞异常增高,盛吉芳医疗团队完善了骨髓穿刺+活检。相关检查报告提示存在病态造血,也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出现障碍,进一步诊断目前还待追踪。只是他没有明显症状,之前也一直觉得自己很健康,直到这次筛查。
当流感病毒入侵时,正常人的免疫系统会全力抵抗,但造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,病毒就更容易在体内肆虐,进而引发肺炎。
流感和感冒,虽一字之差,却大不相同。感冒是宽泛的大白话的概念,医学上叫“上呼吸道感染”。流感一般指流感病毒感染,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。特别是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,很可能发生炎症因子风暴,导致炎症急剧加重,威胁健康。